当前位置:首页> 情况交流

深化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忻州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商务部和山西省商务厅的亲切关怀、悉心指导下,从梳理执法依据、规范执法行为入手,从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着手,以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圆满完成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2016年,我市被商务部、中央编办确定为全国10个商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忻州、大庆、徐州、蚌埠、福州、鹤壁、荆门、广州、贵阳)。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全面梳理了商务综合执法领域的政策法规,完善了相关制度,开展了一系列商务综合执法,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2017年在商务部组织的考核验收中,我市各项试点改革任务完成率100%,取得位列北京之后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形成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一个模式、19条经验在全国商务系统借鉴、复制、推广。

    二、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主要工作方法

    忻州市的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通过深化改革,突出了六个方面、十八项具体举措,可以概括为“六三工作法”。

(一)推动执法体制改革,坚持领导机构、顶层设计、工作部署“三到位”。

一是领导机构到位。市政府成立领导组,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商务、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二是顶层设计到位。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具体落实办法》,提出了基础制度、监管创新、服务体系、共治体系、专项整治、量化执法、考核体系实施的具体办法。三是推进工作到位。对执法工作的重要任务安排、重要事项落实、重要制度建设,分别根据职责和需要,做出安排部署。

(二)整合执法机构,实现人员、编制、经费“三落实”。

一是落实机构设置。通过整合已有资源,在市级和13个县(市)组建了专门机构。二是落实人员、编制。全市落实商务执法人员编制185个,人员全部到位。三是落实工作经费。市财政每年列入预算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经费30万元。

(三)梳理执法职责,做到权责有清单、职责有边界、执管有分离“三个有”

一是明确执法监管职责。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共承担商务流通16个领域70部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其中处罚项68项,市场监管检查项191项。二是理顺市县两级、部门之间职责边界。构建了边界明确、信息共享、分工合作的联合执法监管体系。三是实行管执分离。印发《关于明确行政管理、审批与行政处罚权的通知》,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有效分离。

(四)健全执法机制,实行三联动、“两法”衔接、举报投诉“三机制”。

一是建立三联动机制。市商务综合执法队与县大队、周边市县的联动;与政法、工商、质检、食药、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联动;与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双打”联动。二是建立“两法”衔接机制。下发《关于建立“两法”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在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忻州市商务局重大商务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和《涉刑案件移送制度》,进一步深化“两法”衔接工作,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审核机制。三是建立举报投诉办理机制。设立了“12312”商务投诉举报中心,有效保障举报投诉系统运行顺畅。

(五)建立完善制度,实现全项规范、全员规范、全程规范“三覆盖”。

一是抓源头,明程序,定标准,确保执法规范精准。制定并下发了《忻州市商务局商务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制度,对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做出要求、形成记录,做到执法有序、管理规范。二是抓流程,“双随机”,强监督,确保执法公平公正。制定《“双随机”抽查工作制度》、《“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细则》,建立了双随机抽查数据平台和商务综合执法信息管理平台。三是抓考核,评案卷,纠过错,确保执法可查可信。建立了文书案卷归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法制审核制度、执法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主办人员办案责任制度和行政执法案件过错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六)提升执法效能,推进信息化、信用、作风“三建设”。

一是通过实施移动执法、推行远程监管、建立监管企业数据库等方式,推进信息化建设,实行数据化管理。二是通过建设诚信信用平台和诚信经营企业信息库、与诚信经营企业签订责任书等方式,推进信用建设,分类精准监管,强化执法基础。三是通过开展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活动,落实柔性执法,推进作风建设,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执法效能。

两年来我们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632次,检查企业5810家,对1200个整改企业用粘贴整改告知书督促按期整改,对2630家企业进行指导服务,共办理行政警告、行政处罚、取缔案件210件。

三、深化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领导,抓好顶层设计是根本。

市委市政府将综合执法工作列入市委常委会、市编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深改会的重要议题多次进行研究,把商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全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重要工作之一。市县两级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了全市商务综合执法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转变观念,突出执法与服务并举是关键。

打破执法就是处罚的传统观念,实行执法监管与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方法,把执法工作从传统的“简单粗暴”向突出“放管服效”转变。在商务执法领域中,针对不同行业,制作各类“执法人员提示”单,在企业上墙公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起到了警示提醒作用、宣传作用、推行标准作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作用。对16个商务流通行业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精准监管措施,制定“2392”执法监管实施方案。即创建酒类、成品油经营2个放心工程;强化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典当、拍卖3个资金经营行业的监管;规范再生资源回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二手车流通、旧电器电子产品流通、家庭服务业、家电维修服务、美容、美发、洗染9个服务行业的经营行为;深化对商业特许经营、零供商公平交易2个环节的执法监管。强化三个重点行业执法监管工作。同时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典当、拍卖三个重点行业的执法监管工作实施“6543”工作方法,即组织“六次专项行动”,实现监管工作常态化;抓好“五个短板”,抓源头、抓监管死角盲区、抓监管薄弱环节、抓城乡结合部、抓投诉企业,实现监管全覆盖;落实“四项制度”,落实执法工作责任制、监管工作明确制、履职追责制、流通监管配合制,实现监管规范化;做到“三个突出”,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模式创新、突出规律性举措,实现监管效应可持续。

(三)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是灵魂。

在执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商务执法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市县两级商务综合执法部门全部实现“五统一、四到位、三齐全”,即办公场所标识、执法车辆标识、执法人员证件、执法程序文书、执法裁量标准明确统一,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全部到位,取证设备、防护设备、执法全过程记录设施配置齐全,为全市商务执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创新执法方式,开展联防联动,社会共治,建立社团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协会、商会、集团企业等社会团体力量,有效解决监管人员少、难到位的问题,通过签订政府、商(协)会、企业三方责任书,实现政企联防联动、监管自律利用12312商务举报投诉中心,依靠群众、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共同挖掘案源,实现精准执法,净化市场。建立市管县、领导管片、人员管店的网格化执法监管责任制度,将监管责任落实到每个执法人员身上,确保执法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促进商务流通执法监管由部门走向社会,形成了全社会同守共管共治体系。

(四)完善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目的。

对存在监管盲区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领域,积极联合工商等职能部门共同行动,制定联合整治行动方案,形成打击非企业法人违规发售预付卡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合力,消除因《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漏洞而出现的监管盲区。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自备加油站没有明确规定,存在监管职责不清、执法无法可依的问题,我们制定并出台了《忻州市企业自备加油站管理办法》,既规范了成品油市场,又促进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也填补了一项政策空白。同时我们把深化商务行政执法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发动各级商务部门和商贸流通企业摸排线索,整顿秩序,消除乱象,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推荐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